现在连云港吃海鲜可以说是太方便了,新浦、墟沟、赣榆等地都有什么海鲜一条街。随便大小的饭店,海鲜基本都有,想吃只管点就是。好多外地人到连云港,很可能说,连云港海鲜的做法太简单了,象梭子蟹、对虾、虾婆、各种贝类等,大多是盐水煮,没什么意思。我想告诉外地的 真正的连云港海鲜美食其实不是奢华的牙鲆、鲍鱼、对虾、童蟹之类的大海鲜,而是每个老百姓都能吃得起的沙光鱼、杂色蛤蜊、竹节蛏、海肠、黄季鱼之类的小海鲜。 连云港有好多个小的入海口,从北往南有柘汪、九里、海头、下口、青口等,目前来看,九里、海头已初露海鲜集散地的雏形,但规模还是很小,尚不能称之为集散地,倒是称之为大一点的交易市场较为合适。 连云港的海鲜美食大体说来还是以传统的鲜活海产品直接水煮为主要烹调方式。它保持了海鲜的原汁原味,吃的时候只要佐以陈醋和姜末就可大快朵颐了。 上面的吃法沿海的码头大体相同,但有些吃法在连云港可能就与别的地方不同, 比如沙光鱼,这种饕餮鱼类,没有什么它不吃的,据说没有吃的的时候,它连沙子都能吃光。其贪婪的程度酷似倭寇。 在夏季,沙光鱼很小的时候,连云港人一般用它来炒尖椒,先把沙光鱼洗干净,上油锅干炒一会,再撒上葱姜蒜等调味品,最后放入尖椒,稍炒一下,就可起锅,那种辣辣鲜香的感觉,让人口舌生津,用它佐餐,尤为下饭。 另一种做法就是做汤,秋冬季节,沙光鱼也长大了,这种贪吃的家伙几个月就可以长到半斤重,这个季节它是最肥的,有句俗语叫“十月沙光赛羊汤”,说的是用它做的汤赛过用羊肉做的汤。 这种汤的做法尤为讲究,一般的调味品自然要有,还要格外地加入胡椒粉,我们知道,做海鲜大多是不会放胡椒粉的,而沙光鱼汤的做法却是个例外。 烹调技艺高的可以把一个沙光鱼汤做得犹如奶汁般白嫩鲜香,上桌前撒一点芫荽,其色香味俱佳,让你不得不大咽口水。 海牡蛎的做法也和别处不同,连云港人叫它海蛎子,是一种依附与海中的礁石上生长的贝类,连云港的牡蛎以秦山岛(赣榆附近的小岛屿)产的为上品。 海牡蛎的做法有多种,我最爱的是一种烤着吃的方法,新鲜的牡蛎,不要去壳,排铁丝网格上,架在木炭火上慢慢烘烤,准备好香醋姜汁之类的调味品,五分钟后,将烤好的牡蛎轻轻撬开,顿时一股鲜香浓郁的牡蛎味道扑鼻而来,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萝卜丝粉丝炖仔乌。时值仲秋光景,萝卜正是最水灵,最清脆的时候,用它来做丝,纵切的萝卜丝的颜色从深到浅,让你感觉那萝卜丝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无论从视觉品相还是从口感味觉,应该是无可挑剔. 粉丝亦然,仲秋时节倒还不是产粉丝的时候,老家过去做粉丝都是秋收过后,农闲了,才会抽时间去做,那粉丝似乎应该是金山的一个韩国的粉丝厂家产的金五粉丝. 那个仔乌,绝对是时鲜的地产小仔乌,不敢说它就是连云港产的仔乌,但可以肯定是咱们海州湾附近的海鲜仔乌.其品相是那种近似于乌贼的样子,不是南方产的那种品相近似于鱿鱼的仔乌,是一种身子部位稍圆的那种. 那个味道叫一个鲜,那个色泽叫一个靓.盛在大大的海碗里淡绿的从深到浅的萝卜丝,晶莹剔透的粉丝,一个个肉乎乎的小仔乌或伏或浅的样子,看了就让你忍俊不禁. 说说黄季鱼,黄季鱼有点象淡水中的柳叶儿鱼,我们连云港人称之为蹿条子,分春黄季鱼和秋黄季鱼,春黄季鱼较为肥嫩,秋黄季鱼次之,黄季鱼个头不大,约30公分左右的为多.刺多,但煎过后刺比较脆,可以不用剔小刺.吃起来入口鲜香. 小时候放学回家的路上,一路上煎黄季鱼的香味至今记忆犹新!关于做法,连云港的做法是比较棒的,取新鲜的黄季鱼,打理干净后,用粗盐麻(淹渍)一下,晾干后放入油锅中炸,滋滋往外冒油,外面焦黄,里面鲜嫩,那滋味甭提多美了. 还产一种叫鲥鱼的小海鲜,它不是长江三鲜里的那个鲥鱼,而是一种类似于黄季鱼的小鱼,长约30-40公分,背上的耆很长,几乎都贴到尾部,它的肉质不是很鲜嫩,甚至有点儿粗糙,而且刺也超级多,还硬,不过用它来氽汤后红烧,味道确实不错. 鱼的做法非常简单,我都会做,不过可能做不出那种浓郁的海鲜味来. 先把锅里放上油,烧至九分热,放入葱姜蒜之类的调料,最好多放辣椒,加一些酱油,再倒入开水.把鱼洗干净,放入锅内,大火烧滚,再调成小火,慢慢地炖,把水煨干,出锅前再放一些蒜薹段.装鱼的碟子不要太深,否则显示不出鱼的丰满韵致. 关于连云港现在的海鲜,我再说几句。现在连云港吃海鲜可以说是太方便了,新浦、墟沟、赣榆等地都有什么海鲜一条街。随便大小的饭店,海鲜基本都有,想吃只管点就是。好多外地人到连云港,很可能说,连云港海鲜的做法太简单了,象梭子蟹、对虾、虾婆、各种贝类等,大多是盐水煮,没什么意思。我想告诉外地的朋友们,其实这样是最好的方法了。本人在外地也呆过七八年,海鲜的做法象什么糖醋的、香辣的等等,我也吃过不少,但感觉还是不如原汁原味的辅以自己喜欢的调料吃好,做法简单,味道鲜,营养成份也不会流失,真得挺好的!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