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耀华 孙淑莉 昨日,以实现港城数字化管理为目的的连云港市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开始试运行,80余名“拍客”和较为完备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配合默契,“拍客”们反映的问题通过信息平台传达,最快仅半小时就有施工人员前往现场解决了问题。 据悉,连云港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将于近期正式启用,该系统不仅具有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功能,还具备了便民、应急、咨询、服务等多项综合功能,该系统覆盖以主城区为中心的100平方公里范围。 数字化城管统管“城市家具”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据负责此项工作的市城管局副局长程洪喜介绍,对这些元素实行数字化管理,就是把像窨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家具”都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件“家具”配上一个虚拟的“身份证”,如果道路上的井盖坏了,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通过信息采集员及时上报问题,有关职能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决,减少由此带来的不便。 据介绍,连云港市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筹备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去年6月完成调研、论证以及招标工作,去年下半年又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整合了数字化城管和市政府12345市长热线资源,确定了更为细致的实施方案。信息系统平台还用了半年时间采集市区100平方公里内的30万个城市部件信息,并会同公安部门安装了250余只视频监控。 80名“拍客”活跃大街小巷 适应数字化城管需求,不久前,连云港市招聘了80位信息采集员和30位信息平台接线员,并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其中信息采集员主要在白天手持“城管通”手机,充当“拍客”角色,在市区范围内按各自责任区巡查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并通过GPS手机向信息系统平台传回图片和文字信息;接线员主要接听市民投诉,将投诉情况和信息采集员发回的问题资料录入系统,进行分类、督促处理、汇总办结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 当然,这些“拍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所有信息。作为必要补充,除了80位专职的信息采集员外,该信息系统平台还将在一线环卫管理人员中再发展40位兼职信息采集员进行辅助应用,以满足信息系统平台运转的需要。 摆脱以往城市管理各自为政局面 信息系统平台开通后,除将静态的公共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卫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重大危险源及其他设施等纳入管理范围以外,系统还将动态的施工管理、占道经营、街面秩序和突发事件等六大类问题列入非部件类的城市管理事件。系统还摆脱以往城市管理“各自为政”的情况。例如:某段道路上可能同时存在窨井盖、绿化带、户外广告设施、交通标志牌、电信电缆和供热设施损坏。过去,这些问题要由不同的部门或单位分别查找并解决,数字化城管系统则最大限度发挥“拍客”作用,统一协调解决,确保“城市家具”的完好率,将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 与此同时,系统还建立了呼叫中心平台,开通了市民投诉热线,通过在门户网站设立城市管理问题投诉栏等,开通一条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密切市民与城管、群众与政府的沟通与联系,激发市民群众参与城管的热情,帮助查找问题、督促整改。与此同时,相关信息还在新闻媒体和网站上公布,各区、各相关部门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的情况一目了然,确保市民以更加方便、更加直观的方式知晓数字化城管的工作动态。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