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莹 薛依阳 “本想买件棉质上衣穿着舒服,没想到买到的上衣却一点棉都没有。”近日,市质监部门接到市民投诉,市区部分超市卖场存在棉质服装含量同标签不符现象。而一些消费者则表示服装与标识不符的问题还是存在的。 95%含棉量竟然没有一点棉 7月底,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市民在苏果超市通灌路店购买了两件棉质上衣。在这两件衣服上都标注其棉含量达到95%。然而当这位市民将这两件衣服送到市质监局纤维所进行检测的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一件由杉杉集团·宁波菲莱威尔服装有限公司出品的“FERRI WEAR”品牌精品男衫,其标牌上标注这件上衣原料棉含量为95%左右。然而这样一件长袖上衣通过纤维所的仪器检测后显示,其聚酯纤维(即通常讲的涤纶)含量为61.0%,39.0%为粘胶纤维,实际含棉量并没有被检出,这就意味着这件棉质上衣是“伪棉衣”。 相同货号的同款上衣已经下架 这样的“伪棉衣”现在还在销售吗?昨天上午,笔者随同纤维检测所的相关负责人来到苏果超市通灌路店三楼服装区。在特价区,笔者找到了白卡鱼牌问题棉质上衣同货号的商品,而菲莱威尔品牌的长袖上衣已经不见踪迹。现场销售人员表示,该款商品因为季节原因已经下架。 面对消费者的投诉,苏果超市的客服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苏果集团高度重视这个问题,将联系消费者进行处理。从今天开始,苏果超市连云港店将对门店内的现售服装商品进行逐一检查,查看其原材成分是否标实相符。同时还将配合质监部门对新上商品进行抽样检查。 专家提醒消费者买衣服看款式更要看标识 市质监局纤维所综合部胡伟伟提醒说,消费者购买衣服时,认清标签很重要。服饰是消费必需品,而服装标签就相当于服装的“说明书”。市民在购买时首先要看服装的安全技术类别。一般来说B类为贴身穿着,C类的服装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其次要看标签上原料成分和含量。通过手感或者经验进行判断,如果有疑惑可以送样到纤维所进行检测。第三,还要看衣服的着色度,从而判断衣服质量。 链接:标实不符将被严查 据了解,如果商品出现标实不符、以次充好的情况,一经核查得到确认,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对产品进行没收,并对生产厂家处以50%以上、3倍以下罚款,同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生产厂家要增加赔偿消费者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费用的一倍。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