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顾晓昕 江效斌 赵伟 增加农民收入是市委、市政府“三农”工作的核心,今年上半年,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可喜的数字:连云港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28元,同比增加706元,增幅达19.7%,增幅位居全省第二。这是连云港市一直以来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任务,加大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和城乡统筹发展力度,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的结果。 高效农业贡献“半壁江山” “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还是在农业及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的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要占到近半壁江山。”市委农工办副主任渠敬华说,连云港市引导农民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基地结合起来,“四位一体”整体推进,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连云港市充分利用“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创建,将财政扶持项目与示范社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产业带动力和农户带动力;深入开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特色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示范村“三个一批”和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千亩连片示范基地、畜禽规模养殖示范点创建活动;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各类规模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等通过土地流转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连云港市土地集中型、专业合作型、统一服务型等多种类型的适度规模面积累计发展到26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5.7%。 上半年连云港市新增农业合作社249家;入社农户数37.5万人,占农户总数的36.4%;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5.67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8.72万亩;新增高效渔业面积6.73万亩;规模养猪比重达到63.7%,省级规模猪场达到52个;规模养禽比重达到84.1%,省级规模禽场达到170个;有40家畜禽规模养殖场通过省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创建验收。 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导力量。为此,连云港市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创业新模式,上半年,连云港市累计投放培训补贴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4万人,培训后转移就业率在90%以上。(下转A4版)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