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发现的寄生虫~关于草蜱 俗称狗豆子

蜱,学名壁虱〖tick〗。蜱螨类蜱总科的许多节肢动物,比近缘的螨类大得多,附着在温血脊椎动物体上吸血,是人类和较低等的动物很多传染病的重要媒介。也叫“壁虱”。 我在山上看到的是(图一)那种,暗红色的虫子。看看吃饱了的蜱,好恶心!人一旦被壁虱叮咬,在短短几分钟内便可能被感染上极其危险的壁虱脑炎。这是非常可怕的。野外归来,如果发现身上多了个肿块,不痛不痒,颜色也不像蚊子块那么红,按一按还会动,就要考虑是不是被蜱咬了。
三十只草蜱子能将一只野兔身上的血吸干!挺可怕的!
一、 蜱的危害性
(1)蜱麻痹: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易发生在小儿,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呼吸衰竭致死。
(2)蜱咬热:在蜱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3)早期特征主要为皮肤慢性游走性红斑,中后期则出现心脏、神经系统及关节受损的表现
(4)经蜱感染莱姆病,被叮咬后局部皮肤起红斑和丘疹,此后像患了感昌一样发冷发热和头痛。部分病人的病情继续恶化,可浸犯神经系统,引起颈项强直、脑膜炎和面神经麻痹;有的可能侵犯心脏,引起颈项强直、脑膜炎和面神经麻痹;有的可能侵犯心脏,引起心律紊乱或心力衰竭;病程发展期可发展为“莱姆病关节炎。”
(5)少数蜱的叮咬,大多数不表现临床症状,但数量增多时,显现痛痒、烦燥不安,常导致局部出血、水肿、发炎和角质增生。一只雌蜱每次平均吸血0.4ml,因此当大量寄生时,可引起贫血、消瘦和发育不良。
二、除去附着在身上的蜱
(1)一旦发现有蜱附着体表,应用镊子取去,禁止用手去硬拔。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的皮肤继发性损害。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凡士林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窒息后自然从皮肤上落下。千万不要生拉硬拽!!!切记、切记!!!拔出蜱时,应使蜱体与的皮肤成垂直地往上拔,以免蜱虫口器断落在体内,引起局部炎症。捉到的蜱,应立即杀灭之。
(2)可以点一支烟,用烟头烫它的屁股,或用打火机烧,。它怕烫,就会钻出来了。或者用手拍打被这个虫子吸血的皮肤的附近的地方,这样,虫子受不了震动,也会钻出来。
(3)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内应行手术取出。
三、防止蜱叮咬
(1)在有蜱的区域活动,穿好防护服并将衣袖或库管口扎紧以防蜱侵入人体,应穿明亮的衣着以便容易发现蜱的附着。在裤和袖上喷洒驱避剂(如驱蚊露DEET)或硫化钾代替防蚊油。
(2)在野外时,最好不要露宿,不在山区草地上躺卧。休息时选取没有草、叶的地点,以避免蜱的叮咬。
我在网上查了些驱避剂
品名:驱蚊露(DEET) 异名:驱蚊胺(DETA)
英文名:N,N-Diethylamino-3-methyl benzoyl amide
化学名:N,N-二乙基-3-甲基苯甲酰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