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10-7-10 06: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10月以后世界经济发生后,各国采取的政策,及其积极的作用和相应产生的副作用,和将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 美国的次贷危机仅仅是一个导火线,因为世界经济已经有很多严重的失衡和矛盾。
?? 真正世界经济出问题的根源是:
?? 1,贫富悬殊导致的国家内部的债务加大。
?? 2,国家之间债务过大 ,、
?? 3,世界各国的政府债务越来越严重。
?? 4,需求长期依赖债务支持,债务在不断的扩大的过程中,产能却因为生产率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在投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投资过程是增加社会需求,投资以后生产产品是增加了整个社会的供应能力)需求勉强维持暂时的平衡。现在债务问题爆发,需求下降,利润下滑,投资大幅减少,造成供过于求,各种产能严重过剩。(中国公布了10大行业产能过剩)
?? 5,经济过热时候上涨预期下,累计了巨量的库存,累积库存的时候,增加了市场交易的需求。在经济下滑的时候,会开始去库存化,却是对市场增加实际交易供应。在经济危机中会加大供应,造成严重的供过于求。
?? 所以要根治经济危机的病根,就必须调节以上的经济矛盾。让债务达到合理的范围。让供求关系基本平衡并可持续发展
?? (我以前的文章中已经分析过怎么去调节供求关系和怎么样解决劳动者在效率提高以后的就业)
?? 这次经济危机以后,全世界同时推行凯恩斯主义,(而不是按我以前分析的方法去调节供求关系)他们的方法是 :
?? 1,通过政府加大投入,目的是:用政府的投资替代快速下滑的老百姓的需求。
?? 2,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目的是:刺激本来就缺乏消费能力的人消费,实际等于降价促销。最后是让贫困的人困扰支配收入减少,但是这些政策对富人的消费影响很小,而且在这轮消费增加中,经济循环的结果必定按照以前的分配原则进行,穷人的消费结果是,让富人得益更多。所以这样的结果是加大贫富悬殊。
?? 3,全球降低利率,本意是为了刺激投资,促进消费,减轻债务人的债务。
?? 但是这些措施能达到了上诉目的吗?????
?? 这些政策的好的一面是
?? 1,短期增加了全世界的总需求。
?? 2,暂时缓解了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利率下降,造成还款利息下降。
?? 3,刺激了社会的短期需求。
?? 上面这些作用 ,因为政府的投入不可无限持续,所以这些因数都是暂时的----我称为经济的止痛药和兴奋剂
?? 但是上面这些政策的副作用却很大
?? 1,政府不断的加大投入,必定大幅增加政府的赤字,最后引起主权债务危机,最后政府被迫超额缩减财政支出,最后的现象是,政府将会迎来更严厉的财政紧缩,政府投资需求突然大跌,引起更大的需求下降。---------现在欧洲,英国的财政大幅缩减 就是最好的证明
?? 2,政府财政补贴刺激消费,实际是全行业所有产品同时降价促销,这实际是透支未来消费,让很多人提前更换产品和提前消费,但是这种消费的结果必定是,随后迎来更低的消费。
?? 3,全世界的低利率,增加流动性的结果是:通胀和投机泛滥,最后,资源严重错配,资源效率低下,让消费者消费成本增加,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最后不得不提高利率应对,通胀和投机。债务人的债务负担重新增加,而通胀让债务人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下降
?? 4,全世界因为上面的政策,需求下滑速度被抑制,企业优胜劣汰一直没有有效的进行,所以社会资源配置没有调整,社会效率没有提高。
?? 5,很多资源和产品的价格在大幅下跌,库存减少以后。由于政府的经济刺激,资源和产品价格重新进入上升轨道,库存在上涨预期下,重新大幅增加。重新增加了将来需求突然下跌的隐患。
?? (而且中国的刺激更夸张,比如,最汽车行业的刺激结果是:在2009年初的时候,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开始竞争加剧的时候。中国政府马上对购买汽车实行优惠政策,减税和补贴,结果造成中国的企业销售突飞猛进,居然严重供不应求,于是大量的汽车厂家开始不断过大规模。在全世界汽车产能严重过剩的时候,中国却在大规模的扩产。这样会出现,汽车消费透支和产能加大同时进行。)
?? 为什么全世界那么信奉,凯恩斯主义呢??
?? 1,他们认为这是最快,最能见效的方法
?? 2,他们高估了人们对政府的债务信心,认为可以大幅增加政府债务,不会出现太大的债务问题。
?? 3,因为取消金本位以后的法币,已经失去了约束。而政府却象吸毒一样的对收铸币税上瘾。实际是偷窃别人的财富。政府有加大经济刺激的能力。
?? 4,政府对货币造成的通胀意识淡薄,以为可以控制通胀。低估了老百姓对货币贬值的反应。
?? 5,政府高估了,政府投资和短暂消费对经济循环的带动作用。这是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认为 消费---生产---分配----再消费 的经济循环可以在政府投入和刺激下重新回来经济的良性循环。
?? 这是严重错误的,因为
?? (1),现在政府投入和刺激的消费增加,只是弥补社会需求突然的下降,所以最多是维持以前的经济循环
?? (2),在分配体制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这种循环最后是加大贫富悬殊。因为这种循环本来就是以前贫富悬殊的原因。
?? (3 )资本全球流动的情况下,各国政府为了吸引资金,不断减少对资本增税,(甚至出现很多避税天堂)实际是减少了富人的税收,加大了富人在分配中的财富占有比例,而劳动力的全球过剩和资本的全球整合减弱了劳动者在分配中的议价权,这些加速贫富悬殊的累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经济循环会不断加大贫富悬殊,让消费相对生产下滑,最后引起供过于求。----实际是政府的投资最后会加大贫富悬殊。
?? (3),虽然债务人被迫节约开支,偿还部分债务,但是这是杯水车薪。而同时政府的债务却在不断快速增加,而且速度远远超过债务人债务下降的速度。
?? (4),长期的高失业率,让债务人的债务可能更大。贫富悬殊相对更严重。在经济刺激的过程中,美国长期失业率在9%--10%的高位,欧洲的失业率最近也超过10%。而长期的失业,对消费者的信心打击会继续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观念。
?? (5),经济危机以后,顺差国的顺差继续扩大。而逆差国的逆差也继续扩大,最多是在贸易保护和消费下降的情况下,贸易顺差和逆差增加速度稍微有些下降而已
?? (6),凯恩斯主义实行的前提是,需求下降是暂时和短暂的,政府的投入和刺激可以带动经济很快恢复良性循环。 就像你借钱给一个出口生产企业,他缺钱是短暂的,你借钱给他只是为了让他进行生产循环。而不是借钱给一个长期透支消费,已经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一样的道理。因为世界经济的失衡是严重的,必须要调节。凯恩斯主义根本不适合这种情况。
?? (7)。凯恩斯主义实质是 继续维持和刺激债务人消费,而没有办法解决债务人的债务,同时加大了政府的债务,但最后这些债务需要全体纳税人去承担。(除非实行对富人收高额的税收 去补贴穷人,同时提高劳动者的分配比例,这样长期持续,才能化解债务。美国在1929年后的几十年,曾经这样做过,也有效的减小了贫富悬殊,促进了美国二战后20多年持续的发展,而没有引起严重的经济危机)
??
?? 综合以上分析,这次经济危机以后,各国政府实行的经济刺激政策。和经济危机以前对比的结果是:
?? 1,国家内部的债务基本没有缓解
?? 2,各国政府的财政赤字加大,主权危机频繁爆发
?? 3,国家之间的债务更加严重
?? 4,贫富悬殊相对更大
?? 5,消费增加缓慢
?? 6,世界产能基本没有下降
?? 7,减少的库存在政府经济刺激以后,经济的暂时反转情况下,原材料价格不断上升,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下 ,库存反而更高,这些超高的库存增加了将来社会需求的动荡因数。
?? 8,经济刺激的透支消费,加大波幅,将迎来消费的更大低谷。需求将进一步大幅下滑,如果促销以后必然出现的产品滞销是一个道理
?? 9。市场投资因为,供过于求的大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和投资者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担忧,市场投资继续下降,政府成了新增投资的主力。
?? 现在世界经济的处境是 ,在凯恩斯主义下,各国的债务迅速增加,人们对政府过高的债务已经开始警觉,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开始蔓延,各国政府已经非常警觉。所以现在世界面临的形势是 :经济危机的病根基本没有医治,而且还在加深,但政府的刺激能力却越来越弱,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财政紧缩,政府现在已经是自身难保,所以经济的二次探底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将证明凯恩斯主义是不能真正化解经济危机的,最多是延缓和加深。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危机的作用是 : 带有很大副作用的镇痛剂和兴奋剂
?? 而中国在这场危机中的表现,是最糟糕的。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更加畸形,经济矛盾累积速度,前所未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