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朱萍 暑假已经过半,就在家长们抱怨孩子无处可去的时候,在连云港市经营一家饰品店的刘女士却将女儿的暑期生活打造得丰富多彩,更让她引以为豪的是,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女儿,在这个暑假里,不再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或是冲着父母大喊大叫,而是把妈妈当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诉说着自己的小秘密。 黄金期成了“拧巴期” “看我的暑假作业写完了,这才轻松了几天,老妈又开始叨叨叨:看班上谁谁谁又报了英语班,单位家的谁谁谁去补数学课了,怎么就见不得我清闲呢?”初二学生许许的抱怨代表了不少同学的心声。 放假第一周是最幸福的时刻,随着假期的进展,爸妈就开始看你越来越不顺眼,“光知道上网看电视”、“也不去上个辅导班”、“家务活也不知道干”……有些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者更要遭遇爸妈的耳提面命,时间长了争吵冷战在所难免,更有甚者离家出走。原本是增进家长与孩子感情黄金期的暑假,常常成了亲子关系拧巴的矛盾期。 其实,“一心为孩子好”的家长们不妨放平心态,用心沟通,与孩子一起过好暑假。心理专家马炳文老师分析,家长和孩子在暑期产生的矛盾根源,主要是因为假期中家长看到的是孩子懒散、玩乐的一面,而孩子则对于父母的批评逆反不满。作为家长要认识到,暑期本来就是给孩子休息和调整的时间,没有必要让孩子完全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来安排学习,同时,暑期也是孩子容易“变质”的特殊时期,家长一定要当心,多关心孩子,不要激化矛盾。 如何不再让暑假成为亲子矛盾的集中“爆发期”,新海实验中学初一年级管委会主任王怀梁老师从家长的角度总结了以下三点做法:第一,家长要与孩子“约法三章”。相对于平时,孩子的暑期生活可以放慢节奏,但是一定要有规律。最迟几点睡觉、最晚几点起床、学习和休息时间如何分配等等,这些生活细节问题家长可跟孩子“约法三章”,并随时督促按计划进行;第二,家长应与孩子多沟通。有的父母在家里喜欢摆架子,耍家长作风,不能平等地对待子女,难得有交流的机会,不是批评,就是训话,弄得大家不欢而散。事实上,应把孩子当朋友一样来对待、尊重,尊重他的爱好、隐私以及选择;第三,要与孩子分享暑期生活,家长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与孩子分享,比如一起完成暑假作业、做家务等,不但可以树立榜样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也不会觉得学习等家长布置的任务是一种负担和压力,两代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会变得更加融洽。 让隔代教育在暑期变得更科学 一方面忙于工作,另一方面有孩子后仍想要享受独立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教育孩子也“啃老”,把孩子全权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管教,使亲子教育功能逐渐削弱,亲子关系呈现“亚健康”状况。 在某外企工作的胡女士和丈夫有了宝宝以后,日子依旧和以前一样“清闲”,公婆帮忙全天候照看孩子。每天忙完工作便是享受自由的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很少。但是最近胡女士却发现,孩子和自己不亲,有什么事孩子第一个想到的是奶奶。现在,幼儿园放暑假了,是将孩子继续托付给爷爷、奶奶,还是趁着孩子天天在家的时机,和孩子好好相处,胡女士有些拿不定主张。 对此,马炳文老师表示,隔代教育有利有弊,家长要合理分工,才能为孩子营造一个科学的成长空间。如果家长实在忙于工作,只能将孩子托付给老人,那么一定要监管到位,每天可以和孩子打一通电话,了解孩子的动向,还可以搞“突袭”,随时检查孩子的暑期生活和学习情况。家长要认识到,暑期孩子离开父母,其实也是一种锻炼,孩子可以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主,当然,这当中需要老人的配合,如果老人对孩子一味溺爱和满足的话,家长要与老人沟通,共同努力才行。 市级机关幼儿园苍梧分园张倩媛老师说,在孩子3到6岁时,父母最好能够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的成长。在暑期,有时间的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走进大自然,或者外出旅行,开阔眼界。“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这是一个最大的误区。”张老师说,尽管孩子小,但是外出游玩同样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到幼儿园,孩子们会互相交流自己暑期的所见所闻,这对于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极大好处,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往往是隔代教育达不到的。 倾听与尊重,暑期亲子交流的不二法宝 在我们身边,许多父母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理念影响下,总是试图将孩子培养成通才、全才,每逢节假日或双休日,轮番给孩子“恶补”,学完奥数再学英语,钢琴练罢再练跳舞,孩子苦不堪言、心力交瘁,家长也是东奔西走、疲惫不堪,就连孩子期待已久的暑假,因为家长为孩子报了几个补习班,亲子关系也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对此,王怀梁老师认为,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前提是,父母必须明白,爱是无条件的,孩子存在本身就是父母给予爱的理由。教育的艺术首先是倾听的艺术。父母必须学会倾听,学会去欣赏、理解孩子的成长。父母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其实不然。如果你的孩子在你眼中满是缺点,那么你可能是一个很失败的父母。 每逢假期,不少父母会选择带孩子逛街,并认为这就是一种放松。但是张倩媛老师说:逛街,孩子看到的是腿,而不是风景。作为家长,要放下身段,和孩子平等地交流,学会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尊重孩子,并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十分重要。 记者曾遇到一名家长,她的孩子开学就要上初中了,可一放暑假就在家上网玩游戏,她和丈夫都上班,也没办法一直盯着,后来她才想起让孩子去书店看书。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担忧,为了防止孩子上网,一些家长将家中的电脑设置了密码,孩子若上网需要先输入密码,但仍然防不住孩子去网吧上网玩游戏。 家长强行压制,孩子肯定会有逆反心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家长可以用商量的姿态和孩子沟通。王怀梁告诉记者,网络时代完全限制孩子不上网也不现实,可以和孩子商量规定上网时间,让孩子有自主、自控的意识,当然,家长和孩子一起玩玩网络游戏,一起看电视,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孩子娱乐的时间,还能从中找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增进交流和了解,就算是报兴趣班,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征求孩子的意见,相信也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