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者 唐金鑫 通讯员 伏 欣 今年49岁的李万梅,家住新南街道建康社区。她几十年时间,一直住社区。从原有单位下岗以后,她待业了一段时间。靠着自己的辛勤努力开起了一家爱心养老院。 “我原来是房产公司的职工,大约十年前就下岗了,随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呆在家里有几年的时间。”昨天上午,李万梅回忆起了自己创业的整个过程。 在市车管所东大门,玉龙花园大门口,有一栋两层小楼,李万梅经营的爱心养老院,就设在这里。“现在院内老人不多,原来最多的时候,有47个老年人,都是70岁以上的。屎尿不懂的,小脑萎缩的老年病人不少。” 瘫痪的老年人一个月收取的护理费用是1200元钱。这是李万梅自家的房子。原先租给别人使用,也是开养老院的。“刚开始的时候,生意很好,原先租住的人家真的是赚到钱的。”她告诉记者,最初在新浦地区还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护理的私人养老院。后来在这周围,有好几户居民使用自家的房子,开起了养老院。 如今,她家里收养的老人不多。“原来租住户不做这个生意了。”随后,李万梅接手继续经营这家爱心养老院。“好多老年人走了就后悔,因为在我们家里受到很好的照顾。”李万梅的妹妹也在她家的爱心养老院从事专门护理。她比李万梅小一岁,也是下岗职工。对面的邻居李大伯也时常前来帮忙,帮助老年人打针,特别是一些糖尿病患者,需要及时打胰岛素。 这是一栋接近400平方米,两层独家独院的楼房,楼上楼下收拾得很干净。不久前,锦屏磷矿一家人找到李万梅,满怀深情地对李万梅说,还是你妹妹照顾老人照顾得好。 一般情况下,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因为儿女忙于工作,忙于自家的家庭生活,大多无法照顾到他们。“一些实在顾及不了的人家,只能花钱请人照顾。”糖尿病患者一天要吃好多顿饭,晚上还要经常上厕所。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李万梅对他们倾注满腔的热情。还有一位老年人腰间盘突出,也得到了李万梅姐妹俩很好的照顾,“经常帮老年人推拿按摩,让他们身体更舒服些。” 李万梅告诉记者,老年人的家人,会一个礼拜来一次,或是一个月来一次看望老年人,给他们带些生活用品。 李万梅家里有一个女儿,今年冬天就要结婚了。“女婿是医生,平时很忙。女儿也要上班,他们有时间也会来看看,帮忙照顾老人。”说到这里,李万梅很满意地笑了。 李万梅家的爱心养老院,光装潢就花去5万块钱,后来购买各种床上用品就投资了八九万。“不赚钱,水电还是商业用电,什么开支都有,我们收钱不多,赚的费用不多,但我们要让老年人吃得好,老年人只有营养充足,才能有体力。只要这些老年人开心,我就很满足。”每逢节假日的时候,李万梅还会跟社区一起带领老人们搞搞文娱活动,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 说起这家爱心养老院,这里的老年人满怀感激。他们称赞李万梅和她的妹妹,说她们是自己的贴心人。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