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兵 微博 (苍梧一子)8月31日18:30 这几天一直在寻找建筑工地,想走基层与民工同行。盐河路上工地较多,决定了,就在那边寻找民工。对于建筑民工我并不陌生,之前也写过他们的故事,这次不太相同了,因为要与他们接触一天,了解更多深入的细节。 (苍梧一子)8月31日22:20 终于联系好民工了,在盐河路上有好几家建筑工地,不少民工在里面干活,我进入海基悠然居,与一位民工接上了头,他叫胡尊佩,几次交谈后,他同意我进行采访,并准备敞开话匣子。呵呵。期待中…… (苍梧一子)9月1日10:30 利用短暂休息,用手机登录微博,发一点最新动态。刚才我也动手筛沙子了,呵呵。真没想到,湿沙很重,铲子很重,手上很重,有木有!出汗了……不是表情发汗,而是真的出汗了。我只是干了一会就感觉累了,那些民工兄弟可是天天在干活,对比一下,此时是真的汗颜…… ![]() 同行 “早上5点就起床吃饭了,5点半开始干活,一直到中午11点半吃中午饭,下午1点又要干活了,晚上6点半收工,一天要干这么多时间。”在新浦盐河南路的海基悠然居建筑工地,胡尊佩淡淡地说。他朴实的脸上露着憨厚的表情,由于经常在太阳下工作,皮肤黝黑。 胡尊佩今年57岁,老家在赣榆县墩尚镇,因缺乏相关的技术,只能在工地上做小工,筛沙子,工资待遇也没法与那些技术工相比。 早上7点多,天气有点凉爽,可老胡却敞着怀,干得热火朝天。老胡说,虽然工地进入扫尾阶段,可每天的用沙量还是很可观的,因此,他从一大早就要干活,很少停歇。 看到老胡筛沙子挺轻松的,记者向一位民工借来铲子,帮老胡一起筛沙子。本来以为沙子不太重,谁知铲起来后才发现,沙子是湿的,记者铲了几十下后,开始变得吃力,呼吸也不顺畅了。 再干了十几分钟后,记者累得气喘吁吁的,汗也流下来了。“筛沙子也是有学问的,你看,把沙子从下向上铲,并顺着手劲轻轻向上扬,这样不仅省点力,还能把沙子筛得均匀。”老胡看到记者吃力的窘样,笑着指导了一番。 “累了吧,歇会儿。”老胡手扶着铲子,表情很轻松。谈到为何57岁了还出来打工,老胡笑笑说,其实家里没什么负担了,挣点养老钱呗。 除了筛沙子,平时老胡也要做其他的活,像他们这样的小工都是哪有事就顶到哪去,比如清扫建筑垃圾、搬运东西等。对于工资待遇,老胡觉得还行:“工钱是每天70元,一个月下来能有2000多元。” 老胡说,现在还是技术工吃香,报酬也高,比如那些木工、钢筋工、瓦工等,一天工钱至少在200元。当然,要拿到相应的工钱,每天还是要完成相应工作量的,不是说随便混到天黑就算完事。 “吃饭了。”中午11点33分,随着工头一声令下,民工们都放下手中的活,陆续向食堂走去。“走啊,跟我去看看伙食如何。”老胡热情地向记者招呼。说起来,民工们的伙食其实很简单,每人从屋内取来碗筷,在一个大饭盆里装满饭后,几个人随便坐在一起,围着一个菜盆吃了起来。“今天的菜是大白菜烧黄豆芽,还有一些粉皮,基本上够吃饱。”老胡说,就是很少吃肉,一般要十几天才能吃到一顿肉。 “你看看,我们的宿舍很简陋吧,呵呵,外出打工就不讲究了,哪能像在家一样,不过我都习惯了。”坐在简易床边,老胡有点困意,说话也有点迷糊。 下午1点半左右,胡尊佩从屋内出来,打了一个哈欠向工地走去。短暂的休息后,他又要开始干活了。午后的阳光有点晒,晒在老胡的身上,可他似乎并没有感觉,仍然在努力地筛着沙子。 “老胡啊,给我们多筛点沙,马上要搅拌了,等着用呢。”一位工友向他喊道。“没问题,保证够你用。”老胡应声答着,手上也加快了动作。“平时都这么忙,早已经习惯了。可能也就在下雨天和农忙时能休息一下吧,但那时就没工钱了,其实也不想休息的。” 老胡说,目前的活至少要干到年底,过完年后房子才能交付,也许以后要换地方干了。他说,其实到哪干活都一样,只要能挣到钱,对农民工来说就是最重要的。“在家闲着也闲着,趁现在还能干得动,给家里多积蓄些养老钱。我和老伴都没有参加养老保险,到老了用钱的地方多着呢。虽然有儿子依靠,但手里有点钱还是管用的。 感言 城市是个家,有着你我他。作为农民工来说,他们绝对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正是有着他们的辛苦付出和劳动,城市才能一天天变化。民工从各自的家乡出发,就像候鸟一样,栖息在不属于他们的城市,干着最辛苦的工作,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都有自己的目标,哪怕他们的目标很现实、很普通,但代表着最原始和最纯朴的感情。感谢所有的民工兄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将来我们一定会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在同样的天空下享受生活。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