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孟庆斗 宋浩学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提起赣榆县罗阳镇小东关,新浦人几乎都能马上跟西瓜联系起来。是啊,那时的小东关,是连云港市最为知名的西瓜村,因为村后连片沙土地,村民种植的西瓜都是大小适中、皮薄沙瓤。因为距离新浦区比较近,为此每年西瓜成熟季节到来,村民们就会把西瓜运到市区来销售,都能卖个好价钱。久而久之,小东关西瓜成了新浦区几代人的记忆,甚至还留下了这样一句:小东关的西瓜———沙瓤的。 小东关村这个临海的小村落名气是与西瓜结缘的,如今小东关村的西瓜是否还是那样沙、那样甜呢?近日记者在该村采访,提及西瓜,村里的老年人头摇得像拨浪鼓,“现在谁还种那个,再说没有地方种啊,种那个也不赚钱。” ![]() “农村实行大包干后,全村的西瓜种植面积就开始由高峰期的七八百亩,逐年减少,现在只有零星小 块自家种着吃的。”小东关村的张主任带着我们寻访过去的连片瓜田,但眼前呈现的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淡水鱼塘。“过去的瓜田现在都陆续挖成鱼塘了,全村的鱼塘面积已经接近6000亩,现在鱼塘是大家的摇钱树啊。”说到养鱼,张主任兴致高涨。据他介绍,最近十年,是小东关村淡水鱼养殖突飞猛进的时期,为帮助村民养好鱼,村里不定期邀请省市水产养殖专家进村蹲点,手把手地传授淡水鱼复合式高产养殖模式。所谓的复合养殖,就是按照不同鱼的习性分上中下水层实施混养,这样既能提高鱼的料肉比,同时养殖综合效益也得到大大提高。 村民韩善峰承包了25亩水面的一个高产鱼塘,今年4月份他依次投放了梭鱼、鲤鱼和鲫鱼三种鱼苗实施混养,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照料,顶层放养的梭鱼已经接近上市规格。随着他开动自动投料机,鱼塘里的梭鱼、鲤鱼、鲫鱼争相觅食。韩善峰告诉记者,他承包的这个高产鱼塘去年卖了35万元,抛去每亩500元的承包费、饲料和人工等成本,净赚了大概10万元。他笑着说,今年淡水鱼市场行情更好,看形势还能多赚几万。张主任说,村里像韩善峰这样的养殖户有300多家,家家情况都差不多。 “天比较热,摘个西瓜让你们解解渴吧!”憨厚的韩善峰放下手中的活,不一会儿从鱼塘边的地里,变魔术般抱出几个滚圆的西瓜来。“这是我自己种的,你们尝尝!” 韩善峰的热情,让我们不仅看到,还真切地吃到了传说中的小东关西瓜,咬一口,小东关的西瓜果然很甜。只是不知道今后“小东关”的西瓜,是否还能让更多的人吃到,这是个让人思考的问题。 (编辑:庄婷婷)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