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庙前后有两个院落,霍守义将军与副师长、参谋长、参谋处长都住在前院,众参谋、办公与译电人员统统挤在后院一座大殿内。大殿四壁皆空,大家只好自行与庙外地方群众联系,借了些桌子、板凳办公,睡觉则全部打地铺。过了一段时间,入夏天气转热,霍守义见大家睡不好,影响工作,便命令副官另觅住所,发现海州西门外蔷薇河畔,有国民党的“励志社”,环境幽静,有会堂,有办公室,有宿舍,还有防空洞,师司令部遂全部迁入。
5月20日黎明,海面上了大雾,日寇数艘汽艇趁机在几架飞机的配合下实施火力猛袭,掩护200名陆战队主力由连岛东西两端绕过,向孙家山及码头猛扑。667团守军奉命阻击,机枪、步枪、手榴弹齐响,打得日寇眼不敢睁、头不敢抬。但日寇后继人众,7时许,大批登陆艇齐上,600多人由孙家山登陆,接着千余人由大码头登陆。22日,霍守义将军命336旅的部队增援,667团趁势反击,两翼迂回包抄,枪炮声、喊杀声震天,战斗异常激烈。日寇三面受击,难以招架,只得置武器于不顾,抢拖寇尸下山,惊慌入海,登舰逃命。112师取得了连云港反击战的胜利。
日寇仍不死心,8月2日,40多艘舰艇,1000多人,加上4架飞机和6门大炮的掩护,又向连云港大桅尖猛扑。336旅的672团,在团长白喜禄的指挥下,拼命反击,可日寇疯狂硬冲,激战一天,大桅尖被日寇占去。霍守义将军心急如焚,命令万毅的667团支援672团夺回大桅尖,又令白喜禄要拼死反攻,与667团配合,把日寇赶下大桅尖。两团于是猛击奇袭,与日寇展开肉搏战,日寇终于招架不住,慌忙夺路下山。连云港保卫战,终于取得最后胜利。 1938年9月,日寇35万人,汇集武汉,霍守义将军受命率部南下,参加武汉会战,保卫连云港的任务交给国民党89军33师。结果1939年的阴历年刚过,正月十三,日寇由燕尾港直上,过陈家港、响水口、杨集、伊山,势如破竹。3月1日,连云港地区全部失守。
霍守义的部队奔往武汉,未到,武汉即告失守。霍守义只好率部回山东。在中共山东分局统战部长谷牧的帮助下,霍守义部的667团成为人民的部队,万毅成为共产党的滨海军分区司令员。而霍守义将军率部和共产党的八路军115师长期相互配合,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抗战胜利后,霍守义晋升为国民党的中将军长,其部编为12军,1948年9月全部整编为解放军,霍将军奉调军事学院训练部任研究员,为南京市政协的一至四届委员,江苏省政协二至四届委员。文革中,霍守义将军受到迫害,于1967年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