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腐败触目惊心:谁来监督小村官的大权力

2009-11-10 12:24| 发布者: 鱼干子| 查看: 1449| 评论: 2

国家惠农资金为何成了村干部眼中的“唐僧肉”?

一是上面下拨的资金缺乏上级部门明确的监管和审计。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资金到了乡镇一级,乡镇干部们便会找各种接口从惠农资金中割去一块,然后再向村一级分拨。由于有了乡镇领导揩油的先例,村一级的干部们也会依样画葫芦,找由头再割去一块,有时候一些村干部胆大妄为到给村民连招呼都不打,直接揩油,然后再分到村民头上。这最后到了村民头上的钱实在是“多乎哉,不多也”了。

二是农村的村级和乡镇级的民主制度建设滞后,缺乏村民对农村干部的监督制约制度。一些农村干部,行使职权,执行上面的惠农政策的时候,横行霸道,独断专行,搞“一言堂”做法。对于上面下拨的各种惠农补助资金,他们也是“看人下菜碟”,是亲戚朋友的,关系较好的,多分一些,不是亲戚朋友的,关系不好的,少分一些。有人称时下的一些作风霸道的村官为过去时代的“南霸天”,绝不是空穴来风,胡乱扣帽子的。

吃吃喝喝、多占多拿 谁让新农村建设举步维艰?

村干部腐败都有哪些危害?在很长时间里,村干部腐败被大家理解为吃吃喝喝、多占多拿,而且“权小位轻”,人们并不将其与违法犯罪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如此宽容心理遮蔽了村干部腐败背后潜藏的巨大社会危害。

其一,直接侵害农民的切身利益,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村干部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通过巧立名目、偷梁换柱等诡秘手段,将集体资产化公为私。在不少地方,“村官”富得流油,集体却一贫如洗,老百姓叫苦不迭。有人将村干部违法犯罪比喻为淋巴癌,传播转移速度高,给村集体造成巨大的损失。

其二,破坏了农村基层稳定。村干部本应为农民的“带头人”,有些却蜕变为农民身上的“寄生虫”。日积月累,农民的积怨终要爆发。在农村,由于村干部腐败,数百名农民越级上访、集体上访、长期上访的事件屡有发生。

“11名村官,11个法盲”告诉了我们什么?

书记、主任、会计、出纳,这些“村两委”干部联手贪污征地补偿款,竟然认为“不是犯罪”。 2008年7月,重庆市沙坪坝区法院对沙坪坝土主镇观音岩村、明珠山村、四塘村的11名村官共同贪污土地补偿款案作出一审判决:以犯贪污罪分别判处11人十年到四年不等有期徒刑。(《检察日报》9.17讯)令人可笑的是这11名村干部竟然说自己是在为村民谋利益,为村里争取了很多征地补偿款,自己从中捞点“辛苦钱”不算啥,怎么会是犯罪呢?错误的思想带来了终生的遗憾,一时失足成千古恨!

农村基层党组织薄弱,战斗力不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在于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较低,廉政勤政思想教育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对“村官”监管力度不够,法制意识较为薄弱。对于村级集体经济较为薄弱的“村官”来说,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比比皆是,以致选举村干部都没有多少“热心人”,毕竟,当村官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事,既没有多少油水可捞,还要耽误农活;而对于村级集体经济较好的村庄来说,“村官”选举不亚于“总统选举”,甚至充满着“火药味”,选举丑闻屡屡不断,而一旦当选则又大肆拼命捞钱,以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说明了当前农村基层的现状。

农村要发展,村干部很关健!

当今有一句戏谑话:在一切工作中千万不能把村长不当干部。理解这句话得需要......


喜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游客 2009-11-13 19:20
没有农村的稳定上面的干部不能作文吗
引用 游客 2009-11-13 19:17
谁在胡说

查看全部评论(2)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9 05:35 , Processed in 0.03991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