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腐败触目惊心:谁来监督小村官的大权力

2009-11-10 12:24| 发布者: 鱼干子| 查看: 1450| 评论: 2

  一位乡长的自述:被变了味的指标考核逼成了骗子

  乡长自述:我在湘南一个乡镇政府干了11年,当乡长两年了。县委、县政府对乡镇的政绩考核在很多方面背离实际,逼着乡镇干部

造假。一些干部甚至认为,干工作就是一级骗一级。造假好的干部反而得到提拔,这就形成了错误导向。而农民最讲实事求是,打心眼里看不惯乡镇干部这种做法。

  先说农民人均纯收入吧。我们乡1.9万人,农民占95%,人均耕地0.87亩,主要收入靠打工。农民生活水平在全县比较靠后,可上报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数字并不落后,2005年报的是4300多元,2006年增加到4600多元。实际上,农民可用现金少得可怜,平均起来每年也就600到700元吧。每年开春,大多数农户买了农药化肥、缴了孩子的学费就没啥钱了。乡政府门口有个长途汽车站,每年春节刚过,民工就争着上车去广东,把路都堵塞了,看得我们真心酸。有一部分村民在附近煤矿挖煤,做苦劳力。挖矿环境恶劣,有个自然村只有500来人,就有25个农民不同程度得了尘矽病。农民人均纯收入数字报得这样高,主要是以前为达到“小康”考评标准,满足上级领导“政治需要”而盲目造假的结果。几年前,我们乡曾有一次报得比较实际,当时全乡21个村中有8个排在全市倒数10位,乡领导被县领导批得狗血淋头,第二年就只有壮着胆子虚报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数字虚高还有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导致自筹建设资金的压力超过了农民的实际承受能力……

  村里的换届选举竞争很激烈:只要选上,钱就滚滚来

  现在的农村换届选举,竞争很激烈,似乎大家都很有上进心,都争着为人民服务。但实际上呢?是为自己谋利益、为自家赚钱,把公家的钱,把老百姓的钱装进自家口袋里,存在自家帐户上。选代表、选生产队队长、选村主任、选村支书等等,每一个职位都被无数的人牢牢的盯着,虎视眈眈?为啥?就因为每一个职位都是能捞钱的,只不过多少的问题。我听到这么一个理论,说是农民不比工人、不比老板,他们唯一的盼头是啥?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忙活着一辈子,也挣不到几个钱,于是乎全都将眼光瞄在了村干部的位置上,反正是靠所谓的“民主”选举出来,那么大家都有机会。只要选上了,钱就滚滚来。比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容易多了。你问农村哪来那么多钱?呵呵。比起做生意、比起高官,农村那点钱的确没什么,但是对于农民来说,那可就是巨款啊。现在农村已经不像农村了,土地被征用了,造工厂、造设施,过去靠土地吃饭的农民,现在却都盼着想着哪天自家的地也被征用了,一下子就能拿个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这样的好处,相信以前的农民想都不敢想的吧?就像中了500万大奖一样。要是换成以前,这些钱得挣几辈子啊?就是每天不停地在地里干活、干上几辈子也不一定能赚到。而现在,政府一个征用,就全部变成现实了。钱就花花的流进自家腰包了……

  【触目惊心的村官腐败漏洞如何封堵?】

  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如何“扭转”触目惊心的村官腐败?

  别小看村官官小权不大,但由于上不是国家干部上面管不了,下不是普通村民群众不敢监督,所以形成一些“土皇帝”式的村官。三中全会关于土地流转的若干规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官”们的具体操作,会不会让少数腐败村官来个狮子大张口,来一个鲸吞?从已经暴露的村官腐败案件,以及前些年一些地方的国有企业改制的教训来看,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如果各级党委政府不采取断然措施,使三中全会的惠农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农民,不排除土地流转变成少数腐败村官的大“会餐”。

  因此,各地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既要把中央的政策吃透执行好,又要制定确保农民切身利益不被侵占的制度措施,还要充分发挥党政组织、司法机关和农民群众的监督作用,防止一些不法分子上下串通,合伙作案,以至于把惠及亿万农民的好政策贯彻落实走了样。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得到实惠,才能让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才能给农民一片普照的阳光。

  惯偷竟然当村官,这样的漏洞咋堵?

  “三个自我”、“四个民主”是多么美好的政治生活啊!农民享有这样的政治生活,是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极大进步。然而,如果坏人钻了当村官这个空子,当起政来,老百姓就没有好日子过了,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就被侵蚀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村官少德无德,绝不是个小事情,共和国大厦要靠千万德才兼备的村官来支撑啊。

  堵住少德无德甚至违法乱纪者混入村官队伍这个漏洞,上级党委特别是乡镇党委、村党组织以及农村党员,要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多做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团结群众、取信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的工作,把群众凝聚到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旗帜下,树正气、树新风、树典型,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标准具体化、公开化,大张旗鼓地营造健康的基层民主政治氛围,狠狠打击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使道德不贬值、民主不变味,让印把子掌握在贤者手里,以造福百姓。

  “城乡一体化”不如“干群一体化”

  还是应该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在农村,乡镇管理权不受党内外代表大会代表监督和质询这种官僚主义赖以生存的官僚体制,是生产关系某些不完善的地与生产力不相适应,这是主要矛盾所在,也是主要问题所在。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是落实党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是建立健全乡(镇)党内外代表大会代表监督和质询制度。这如同治病,需要对症下药。因为农村许多管理权得不到应有的监督,以至在经济方面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重,在管理上图有虚名的“政绩工程”和滥用权力问题严重,构成农村主要问题。不解决农村许多地方的管理权不受监督这个问题,想要解决什么问题,结果仍然是从问题走向问题,或者说是从问题走向更多的问题。

  建立健全乡(镇)党内外代表大会代表监督和质询制度,同样也需要建立健全乡(镇)党内外代表大会代表民主选举产生党内外主要管理者,民主产生的候选人和当选人不受上级主观批准与不批准,即不受人治因素的影响或干预,实行彻底的平等与民主。

  防止小人物大腐败的最有效武器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一直是一个非常让人头痛的事,不管是沿海地区还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因为一张白纸条就可以记账,所有的财、物管理都凭一张或几张嘴说了算,这就为腐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所以,这中国乡村的腐败问题越来越让人关注,越来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

  现在,这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防止腐败的课题已得到了富有成果的探索。长沙市就是这一成功探索的先锋。就是这两年来,长沙针对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和规模不断壮大的情况,投入1000多万元,推行了村级会计核算电算化和财务公开,目前,长沙100%的乡镇实施了村账委托乡镇代管和电算管理,所有的村都实行了村务公开。并在此基础上健全落实村账乡镇代理服务制度,改革了城郊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通过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落实了民主监督,积极开展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效果非常好。长沙成功的经验,也已被湖南省树为榜样,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长沙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主要就在于其:会计核算电算化和财务公开!

  农村新一轮改革,基层党组织要当好“护花使者”

  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为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近几年小村官大腐败的案件不断发生,严重败坏党在农村的形象,降低了群众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信任,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着力营造新一轮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坚持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相结合,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树立理想信念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要以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为核心,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要着眼于维护农民权益,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涉农违纪违法案件。

12345

喜欢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游客 2009-11-13 19:20
没有农村的稳定上面的干部不能作文吗
引用 游客 2009-11-13 19:17
谁在胡说

查看全部评论(2)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9 05:36 , Processed in 0.0432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