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嘉康利
爱赣榆 首页 资讯 文艺 协会组织 查看内容

《青春祭》◆门河◆赣榆

2009-9-13 07:34| 发布者: 鱼干子| 查看: 784| 评论: 0

也是在这间教室屋后,我和解了一场即将发生的冲突。

中考完毕,大家都在急切的等待着成绩的出来。我在家里闲着无聊,我去学校的后门(北门)瞎转悠。

后门的西门旁有两家商店,一家规模比较小,只有一个房间的筒子屋。一家规模比较大,是三间相通的筒子楼。其实这两家一开始都是一样大的,规模小的那家是和后门靠在一块的。我初二时换了校长,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整改后门。后门在他就任之前比较小,也没有直路和后门相通。他决意先拿后门开刀,要把后门拓宽。因为学校背面全部是居民住宅,要想拓宽后门,就必须拆除后门旁的建筑物。后门左右都是商店,东面的全部是楼房,要是毁坏楼房拓宽大门学校赔款的数额比较大,再说人家好好的楼房也不愿意砸。学校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就把西门旁的建筑,当时西门旁这家商店还只是一层的楼基础,他们家被砸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原来商店的三间房,现在只留下一间,另两间的位置被学校用来拓宽大门和修盖了传达室。只是学校的初衷是好的,但最后的结果总是让人费解和苦恼。传达室盖好后只是短短使用了两年不到,后门就被校长下令给封了。学校和政府部门都是一样的精明,花出去的钱怎肯轻易算了。后门被封,后门旁的经济形式顷刻间瓦解。后门旁的五家商店在我高中毕业时只剩下两家继续苟延残喘,客流量一落千丈。我刚才说的西门旁第一家,房子被砸修了大门,学校赔了钱。可学校把后门给封了,他们家的商店就失去了最宏大的客源。后门关了,学生统统不再去后门。眼看着煮熟的鸭子飞了,他们家怎肯放过。学校的用意不在关闭后门,或者美其言是后门破财那么简单。学校是想把花出去的钱一文不少的在从他们家的口袋里拿出来。学校进行了校园内商店的招标,出钱最多者可以把商店进驻校园。这招确实是阴,他们家乖乖的把钱又从自己的还没焐热的腰包里掏了出来。在学校经营商店一年一万多的租金。这也许还是拖了点当初卖掉自己家的房子和贿赂校领导的面子,才从众多的竞争者中得了脱颖而出的机会。这是校长的第一把火,烧的可谓是阴险狡诈。而这第二把火不巧,却多多少少有点引火上身,有烧到自己之嫌。我们当时上初二,校长下令:全校的男生必须理成小平头,女生面前的头发不得盖过眼睛。一时间整个镇的理发行业空前的红火,一个学校最起码有两千左右的学生,每个月基本上就得理上一次头发,一年十二个月,去掉寒暑假四个月还有八个月,每次理发费在当时是没人一元钱,粗粗算来这笔费用也是巨大的,至少一年在理发上要花掉3.2万元。学校里也是顷刻间民怨四起,头发长短关乎学习和人品什么事啊。(这股“中学生短发明志风”不知道是不是由我们学校最先引起,最后扩展至全国。要是这样,我的校长也可谓是名留千史不大可能,遗臭万年被千万中学生咒骂还差不多。)他固执的要求全校学生必须执行,但又怎么可能每个学生都去遂了他的愿哪?以至后来学生为了报复他,有的班级的全体男生集体去理发店削了光头。后来愈演愈烈,初二放完暑假,竟有两个班级的同学集体退学。最后在学校的劝导下,也还是最终找回了不到一个班级的人数。初中生的年龄段正好处于叛逆期,如果学校不能好好地引导只是一味的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实施,最终只能害人又害己。这第三把火就是学生必须去学校的食堂吃饭,不允许到大门口的小摊子上买食物。这本也是好事,至少在食品卫生和学生人身安全上有保障。学生在校内进餐,如果出了食品安全问题至少可以在法律上有所保障,而门口的小摊小贩你就没法对他的食品安全进行保证。这是当时我们的班主任对我们进行劝说的话语。事实证明学校是对的,在我在城南上高三时,学校验证了在学校食堂食物中毒有法可依的承诺,浩浩荡荡几十号人全部由学校负责出资送进了医院。还有就是学生人身安全的保障,这个保障在食堂开放没几天就已被初二和初一两届学生所打破。那天早晨,大家像往常一样去食堂吃早餐。初二的十几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正喝着稀饭,忽然一名初一的学生“很不小心”的正好把一碗稀饭泼到坐在一旁的初二同学的胳膊上,滚热刚出炉的热心饭泼到人家的身上总是一件负有重大过错的事情,不管有意无意一句对不起你还是好说的。那初二同学被烫得尖叫一声,抬头望向初一的那名学生。初一的那学生满脸的无辜,笑嘻嘻的一点歉意的意思都没有,用一种“我烫了你怎么着了”的欠揍样看着初二的同学。一场旷日持久的阶级斗争爆发了。初二被烫男生(这个男生我认识,当时我在学校也比较出名,能认识我和被我认识那就是一种荣幸。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后来听其他人个我说,一个初一的女孩在暗恋我。有人问这个女生,你问什么要暗恋崔冬宁这样不是很帅的男生呢?她的回答知道到目前为止是我最满意的,“因为他的那股气质,是在其他人身上找不到的。”也许就像她所说的那样,我的身上也许真的有那种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气质所在。不然我前前后后在初二初三两年的时间里最少和二十个漂亮的女生有着暧昧的关系。随着我的初中毕业,我和这些女孩的暧昧的关系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淡漠,如今那些女孩可能已结婚生子,可能在从事不同的商业活动。只是有少部分的女生至今还在和我有一点点的联系,那也仅局限于发个短信而已。我的这种自信的人格魅力也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不再存在,如今我写这本书,也有重新找回自信的想法的成分在里面。)气不过,正在嘴上喝的稀饭盖在了这个初一学生的头上。初一初二有二三十同学迅速扭打在一起,那场面简直就是乱了套。碗筷桌椅漫天飞,喊打喊杀惨叫声四起。他们破坏公物的本事有点像文革时的红卫兵,热情洋溢又高涨,激情似火又流光。后来得到学校及时的制止,才不至于发生人命。初二那学生下午开始召集人马,找到了我,让我一定帮他的忙,说我们现在初二同学是一个阶级的,一定要一致对外。我下午没有去,或说是没去成,因为那初一孩子报了警,说有学生会在放学时拦他打。本来预定好的计划落了空,大家既觉得扫兴又觉得高兴。下午放学后都愉快的回家了。这事儿看似了了,但远没有那没简单,虽然警车天天下午在我们放学后都会停在学校门口。但是警察总没有我们学生清闲吧,我们是已有机会就你给我一拳,我给你一掌。有时是真有矛盾要解决,有时就完全是无理取闹。初一初二这件烫人事件,后来演变成初一初二之间的阶级对立。时不时的阶级斗争每天都在发生。不仅不同阶级之间在斗争,同阶级之间也一直有内讧发生。苏波被同年级的二十几个领着钢管的学生给打了,打成脑震荡,机会成为植物人。校内的高年级低年级的小摩擦小斗争,最怕的就是牵连上社会上的不良少年和黑帮邪恶势力。我的侄子(和我同姓同村同班级的同学。乡下就是这样,有家族聚居的习惯。他叫路子,和我上幼儿园时就是一个班级,初三时又分到了一个班级。但是我们班是学习最不好的、最没希望考高中的学生当班长,这是班主任邵老师告诉我初三时班主任选班长的诀窍。你想啊,都初三了,大家一心想的就是好好复习然后考上好的高中。那些学习不好,破罐子破摔的同学闲着也是无聊,还不如让他们做班干来为班级服务消磨时间,也有助于老师的管理。实在是一举多得很。路子就是我们班的班长。),在学校门口(南门口,经常停警车的地方。)被校外的一名不良社会青年用皮带给打了。当时这个青年我还认识,他的名字叫景涛(我就常常想,他的父母也是会取名。叫什么不好,非要叫“经掏”,“经掏”我们方言就是经打的意思。)。景涛和包黑是一个村的,他们村离镇上比较近,那个村的学生就比较嚣张。景涛长得比较瘦,包黑长得比较胖,俩人走在一块很富喜剧效果。我认识他们俩,那还是一个比较偶然的机会。我有一个爷爷死了(本家的爷爷,不是亲爷爷),他的儿子住在我家的后面。乡下,人死后第二天晚上要进行吹唱(吹唱是一种人在死后出殡前的宣扬仪式。以前没有钱,就只请一班鼓乐,让他们唱歌、跳舞,或者表演一些曲艺来吸引村民观看,从而起到让别人知道有谁谁谁去世了的目的。现在社会发展了,有钱了,如果谁家有老人去世,要是只请一班子鼓乐就会被外人笑话。所以为了装面子,提高自己家在村庄上的威望,如有老人过世就会从外地请来两班鼓乐。)。那天晚上四外庄上来了不少人,车子的存放成了问题。外庄来凑这种热闹的,多半是在本庄二郞八蛋的人。我在学校有名,在学校周边甚至是整个乡镇也挂的上号。那些混混们到了我们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仙女墩还有个崔冬宁。就把车子都推到我们家院子里,院子里放不开

(未完,待续!)

 

12345678

喜欢

QQ|Archiver|手机版|爱赣榆

GMT+8, 2025-11-29 00:02 , Processed in 0.0777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 2007-2025.

返回顶部